又见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来源:土饭碗

  何天平

  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亭……画师信步行走在颐和园长廊里,第一“站”便停驻于长廊寄澜亭至排云门的第80间内檐南侧,目之所及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

  前一秒还是画外人,下一刻却“身置”画中景。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的系列国风创意微短剧《长画短说》之“鹊桥画梦”全网首发,该剧以长廊彩画为故事依托,将彩画、建筑、戏曲、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通过微短剧的表现形式,以“画师+画中人”双视角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观照古今。

  《长画短说》的推出,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致力于将静态的彩画立体化,用当下贴近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完成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元素的创新与重构,用国风再现长廊彩画故事,很好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观众在微短剧里看到鲜活、真实、立体的中国。这是国家媒体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戏曲+新媒体”的一次全新探索,为未来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微短剧这一融媒体产品样态提供了更多创作可能。

  以丹青为媒,影像创新让“古意”有“新颜”

  何为“长画短说”?

  是将长廊的画用微影像的方式来凝练,是将历史的厚重以当代的表达来诠释。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全长728米,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色彩鲜明、富丽堂皇的彩画,数量总计多达8000多幅。而《长画短说》的“长画”不仅指代颐和园长廊的8000多幅彩画,更在内涵层面挖掘长廊彩画的宝藏精华,以丹青为媒,对其中浓缩的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创意品读。

  历史风貌与当代话语在《长画短说》中找到了文化连接。长廊彩画中虽有园中牡丹、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水下游鱼,但《长画短说》却并未“纵情山水”,而是钟情于其中最为引人玩味的、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通过带有奇幻色彩的创新表达,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缓缓述说。

  长廊彩画的内涵丰富、题材广泛,《长画短说》以独到的眼光从众多的传统绘画作品中,精选出与中国传统戏曲故事相关的彩画经典,通过“画师”这一画中人的视角进行剧情演绎,带领观众进入精妙的艺术世界。一步入画,一眼千年。

  与此同时,短则意味着“精”。将长廊上的彩画用微短剧这样较短的篇幅讲述出来,不仅打破传统赏画模式,也让《长画短说》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品读长廊彩画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虽是透过画师的视角走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但这样的走近却体现着高度的贴近性、鲜活性,尤其是有意识地将当代年轻人的目光和视野一并纳入其中:既是面向年轻人在讲述,也采取了年轻人能够移情、共情的讲述方式,以影像创新为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了当代人鲜活的思考和智慧。

  以文化为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焕发新活力

  如今,颐和园内每天都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览这座昔日皇家园林的宏伟与沧桑。但,有多少人为长廊而来,又有多少人为彩画驻足?为了全方面展现长廊彩画的文化内涵,《长画短说》虽以彩画破题,但并未局限于彩画本身,而是通过创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让彩画活起来”,带领观众品味彩画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品味传统文化精髓。

  画师因追寻“入画”,亲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聆听悠扬婉转的黄梅戏腔;也因深情“作画”,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吟诵中,舞成画也成。与此同时,由优秀青年黄梅戏演员潘柠静、张小威联袂打造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将有关爱情的美好变得具象起来。

  一笔一墨,承载的是古建筑中的文化韵味;一歌一咏,传颂的是流传至今的文化精髓,《长画短说》在彩绘长廊中探寻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探寻中华文明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真正帮助人们读懂国风、国潮汹涌来袭背后的文化自信。通过丰富多元的表达形式,《长画短说》让观众以更亲切、更直观的方式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打造出长廊彩画文化新符号。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解构与再创造,以文化为体,让传统可知可感,赋予文化经典以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与全新生命力,也形成一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为同类型创作提供了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积极探索。

  以融合为向,技术赋能创作传播创新

  在诗意化呈现唯美意境的同时,《长画短说》也通过技术赋能,让彩画“活”化成立体、灵动的沉浸式场景。织女在夜空中与牛郎遥遥相望,竹林飞鸟与画师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随着云中鹊桥缓缓搭起,“有情人”终能“人间天上不离分”……当传统长廊彩画用现代科技和国风舞蹈被再次“重绘”,《长画短说》不仅让中国古典园林中古建长廊彩画的万千锦色,以新的艺术形态焕发出时代光彩,焕新中国传统东方美学,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更加鲜活、立体。

  以“彩画”为线索,《长画短说》用“微而不凡”的微短剧提炼文化遗产背后的灿烂文明,勾勒文化脉络,仰望璀璨星河,让观众看到了传统国风与现代表达的创意结合。在吸引更多人们走进并感受颐和园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发现颐和园这座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而借由总台传播矩阵,《长画短说》也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实现大小屏联动的一键触发,推动节目在更广泛的年轻观众群体中展现长廊彩画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看到融媒体创作传播创新的“国家队”风范。

  既有好内容,也有好传播,一个鲜活的文化样本得以跨屏展现。《长画短说》以彩画话中华、沿着长廊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琳琅,让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彩画的历史底蕴,充分领略独具内涵的文化遗产,是创作者“推动文化繁荣,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积极实践。藏在长廊彩画中的生动故事与美好情感有待于被更多讲述,《长画短说》的影像魅力同样值得被投以更多的期待。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