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教引擎”为高质量发展加注动能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来源:土饭碗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安徽如何着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为高质量发展加注动能——

 

组图带你看

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掘进机器人数字孪生平台。

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开展微纳器件加工及光电传感实验。

安徽省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学生在多彩课堂上动手动脑,快乐成长。蒋娟娟 摄

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

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报道带你看

  安徽着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高教引擎”为高质量发展

  加注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人数从2019年的18.2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26.16万人,创业人数从2019年的1168人增加到2023年的7653人。

  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安徽以全省之力奋力托举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智慧,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也正成为安徽在新一轮生产力布局中的强大助力,教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在江淮大地上正交互融合,书写着安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质量提升

  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

  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感召是安徽高校学科专业改革布局的牵引线。2022年,安徽省政府出台《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使得符合条件的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型,高校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匹配度大幅提升,跨界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学科专业结构更加适应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等发展目标。

  自2022年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以来,安徽全省高校新增本专科专业点1124个、改造265个、停招撤销1273个。截至目前,省属高校专业点共5669个,其中紧密服务新兴产业的专业点3682个,占比64.9%。2024年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服务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招生34.2万人,占比达69.03%。

  2024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建设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安徽高校深化分类改革定下了主基调。《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聚焦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分层分类明确不同高校发展定位,启动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高校、应用特色高校、技能特色高校和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到2027年建成特色高校20所、特色学科20个、特色专业群40个,2031年分别达到40个、40个和80个。

  蓝图既定,高校内部的专业改革正蓬勃推进。

  “学校去年获批省高峰学科建设专项经费5100万元,并新增了‘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两个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以及‘心理与脑科学’安徽省新兴交叉高峰培育学科,获企业和地方共建资金6729万元。”安徽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邱志海介绍,安医大还就高峰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学科专业设置等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期提高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安徽农业大学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加快专业调整优化、改造升级,重点布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科和交叉学科,新增智慧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制造等8个新专业。在招本科专业中,51个专业直接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占比73.91%,学生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74.93%。

  人才好不好用,市场和行业说了算。“我们学生实习的情况怎么样?贵单位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这个暑假,蚌埠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方虹带队去各实习点拜访,掌握一手资料后再与实习单位就实习生派遣、学术交流、毕业生就业等座谈。“像这样的访企拓岗一年最少两次,所有实习点全覆盖。不光要摸清实习学生的状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了解就业市场,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李方虹介绍。

  抓体系建设

  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

  2023年7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在安徽大学揭牌,这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六个研究院,填补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集成电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的空白。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安徽大学在主动融入地方的路径中努力解决和突破集成电路产业瓶颈问题的创举。

  集成电路被誉为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安徽抢抓战略机遇,重点围绕合肥等城市及时布局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有需要,高校来回应。围绕产业的创新需求,安徽大学聚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搭建“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设施”。学校先后建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一体化的产教研融合的综合平台,建成集成电路科研基地及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支撑安徽泛半导体行业发展,办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的鲜明特色与区域优势。

  近年来,安徽立项建设首批14个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已建、在建和预研的12个大科学装置中11个有高校参与,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世界首台套医疗级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等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连续3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21—2023年,安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高校占比达63%。

  安徽还为高校科研人员丰满羽翼。自2022年起,安徽在国内率先从省级层面组织高校编制年度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实施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制度,增设科研创新团队、高校优秀青年项目、高校杰出青年项目等类别,筹集6.6亿元用于高校有计划有组织科研攻坚。在安徽省高校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遴选立项过程中,明确提出“企业委托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重点列入”,引导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贯通机制。

  据悉,目前安徽已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行单项考核,全方位激发高校开展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持续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全省28所高校全面推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23年,全省高校立项横向项目11319项,同比增幅21.9%;2024年上半年,省属本科高校到账横向经费10.44亿元,同比增长50.15%。

  除此之外,安徽还在加速争创建设国家区域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合肥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任务,搭建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链接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抓结构优化

  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如何打破高校和产业、企业间的壁垒,从机制上为区域创新赋能?安徽高校作出了自己的尝试。

  为高质量发展储能赋能,首先要把载体建设好。2024年,安徽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区域高等研究院,并开展研究生招生的两个省份之一,建设启动以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院校主研、企业主用”原则,着力打造“四链一体”的统筹平台、枢纽平台、协调平台、功能平台,并制定关于建设安徽高等研究院的意见,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目前,高等研究院2024年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首批参与企业71家,联合培养项目207项,共招录硕士研究生496名、博士239名,成为安徽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平台。

  为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安徽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立项建设199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服务新兴产业占比约86%。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首批选聘301名产业教授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修订出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和标准,遴选建设25家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18年以来连续认定“双师型”教师6735人次。建立高校理工科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工作机制,每年选派300名高校理工科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安徽高校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95项,获奖比例75.66%。

  即便是在暑假,巢湖汽运有限公司无为客车大修厂二级技师潘凤丽也时不时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询问汽车修理专业问题。

  潘凤丽自去年9月被聘为芜湖市产业教授以后,每周都会花3个半天,到芜湖电缆工业学校为汽修班学生讲授发动机气缸盖拆装课程。

  “潘老师讲得很透彻,光上理论课没什么感觉,而实训课上完就知道怎么操作了。”该班学生张和智说。

  近年来,安徽创新用人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树立项目用才、岗位用才、柔性用才等理念,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每年从高校选派工科教师到企业挂职担任企业技术副总、技术顾问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研发;从企业遴选优秀工程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客座讲师,双向赋能,不断激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引擎。

  文字 |方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