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8岁的张虹从蒙古国一所私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但在回国后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申请学位认证时,收到了暂不认证的通知。张虹并非孤例,与她同期毕业的数十名中国留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部分人的认证申请直接被拒,有的则在等待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7月24日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五)》,指出包括蒙古国几所在内的13所院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异常且接到频繁举报,决定对这些院校加强认证审查,提醒留学人员审慎选择。这一公告反映出留学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部分中介以“宽进宽出”、“学时短”、“价格低”为卖点,吸引追求快速获取学位的人士,而这些院校往往在认证时出现问题。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是检验海外学位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凭证,未经过认证的文凭在国内难以获得认可。从2021年起,该中心多次发布类似公告,涉及多个国家的多所院校,显示出对留学市场秩序维护的决心。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中介以“高性价比”为旗号,推荐学生去那些容易毕业但可能质量存疑的学校,尤其是一些蒙古国的私立大学,因其相对宽松的入学和毕业条件以及较低的学习成本,成为了某些留学中介的热门推荐。
然而,留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应仅在于获取文凭,而应是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留学人数的激增,一些留学教育的目的似乎偏离了原有的教育初衷,变为了一种纯粹的“学历符号”消费。部分国家和院校为了吸引留学生带来的经济效益,降低了学术标准,提供了快速获得学位的途径,这不仅损害了教育质量,也对留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的学位法已明确规定,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承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反映了立法层面对于规范留学认证的重视。同时,加强认证审查和国际合作,旨在提升教育质量监控,打击学历速成现象,确保留学教育回归提升人才素质的本质。未来,留学市场和认证流程的规范化将是大势所趋,对于留学生和相关机构而言,选择正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将变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