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传出CBA将对外援政策作出调整的消息后,国内球员的市场价值经历了起伏。在2018-2019赛季之后,为了提升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联赛减少了外援名额,这一举措一度提升了国内球员的重要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政策变化非但没有助力中国男篮提升实力,反而导致其成绩下滑。如今,随着增加外援上场次数的声音再次高涨,下个赛季篮协计划顺应这一趋势,旨在通过此举激发某些国内球员的竞争意识,同时促使那些表现平平的球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这一政策的反复变动,无疑充满了讽刺意味。
赛季末期,当外援政策尚不明朗时,一些顶尖国内球员在转会市场异常活跃,例如孙铭徽、周琦和贺希宁等。其中,孙铭徽与周琦作为受限球员,若想加盟新球队,所涉及的交易成本自然不菲。相比之下,深圳和广州的某些球员因球队主动放人,转会流程更为直接,只需满足转会费要求即可,加之两队急于调整阵容,因此操作上更为简便。
孙铭徽赛季结束后寻求转会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国内优秀的后卫,多家俱乐部对他表示了浓厚兴趣,但母队广厦显然不会轻易放手,任何想要引进孙铭徽的尝试都需要同时满足广厦和球员本人的条件,代价不菲。周琦的情况亦是如此,在外援政策调整之前,众多球队曾积极争取。然而,随着CBA调整政策的决心显现,许多俱乐部开始重新评估高价引入本土明星球员的策略,认为高昂的成本与预期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外援政策的这一变局,也意味着国内球员过去那种高额要价的现象或将终结。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